2014年7月1日 星期二

財政部打房新措施,即日起上路! 文◎黃興國地政士

永然地政士事務所黃興國地政士

    依據民國103年6月27日聯合報A2版記者沈婉玉所撰「打囤房 財部3管齊下」報導,財政部長張盛和表示,為解決囤房問題,財政部除調高非自住房屋持有稅,也會督促旗下公股行庫嚴控非自用住宅房貸,並推動房地合一實價課所得稅,三管齊下。「投資客囤房就是為了未來交易能獲利」,針對獲利實價課所得稅,應能有效遏止囤房。

    中央銀行表示,從金檢資料發現,銀行自律措施寬嚴不一,同一人申辦多筆房貸的比重偏高,顯示有投資客利用銀行資金囤房。央行也表示,低利率與房價無必然關連,以不動產相關稅負來平抑房價的效果最為顯著。央行直指,跟香港、韓國及新加坡相比,台灣同樣調降不動產貸款最高成數,但在加重不動產交易稅及持有稅上力道輕微,在不動產實價課稅上則根本沒有作為。

    張盛和部長另外則說財政部已修法調高非自住房屋稅率,未來將「全國總歸戶」,依持有戶數訂定差別稅率,也將持續督促公股行庫嚴控非自用住宅房貸,第二戶以上貸款成數都要限縮。另外,因財政部參考央行定義,在房屋交易所得稅中訂出「豪宅條款」,要求豪宅房屋交易所得稅需「實價課稅」。因應央行降低豪宅認定標準,未來房屋交易所得稅的豪宅標準,將比照調整。也就是說,民國103年出售台北市總售價新台幣七千萬元、新北市新台幣六千萬元、其他縣市新台幣四千萬元以上的不動產,即使不舉證成本,房屋的部分還是要依實際房屋的售價計算所得。

    筆者認為政府大動作地祭出打囤房措施,目的應是將房價漲幅趨於平緩,但幾個政策施行之後房價雖有些下滑,但是卻造成房地交易量急速萎縮,直接造成衝擊的是相關從業人員;如今財政部及中央銀行再度聯手實行放貸款管制與稅負調整,擔心在政策目的在達成之前,卻讓更多人身受其害。

    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李永然律師認為政府在拚經濟,希望減少失業率,但目前的作為必然使建築業、營造業、地政士、技師、建築師、代銷、房仲......等從業人員失去工作,影響層面極廣,這將造成更大的失業問題,政府宜三思而後行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